培訓項目
培訓項目
肥人社秘〔2017〕175號
關于做好2017年度就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根據市財政局、市人社局《關于印發<合肥市市區就業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合財社〔2017〕384號)和市人社局《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合人社秘〔2017〕175號)等通知精神,為進一步做好我縣就業技能培訓工作,促進城鄉勞動者就業和創業能力的提升,現就我縣就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質量優先的前提下兼顧培訓規模。充分調動企業和各級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參與就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加強分類、分級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完成就業技能培訓任務,促進城鄉勞動者素質就業和穩定就業,促進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持續增長。
二、培訓對象
(一)直補個人就業技能培訓對象:包括貧困勞動者、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下同)、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簡稱五類人員)。
(二)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對象:與肥西縣內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并取得企業法人資格的企業(含肥西縣各園區管理的企業,不包括個體工商戶)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簽訂后6個月內參加崗前技能培訓的新錄用人員。申報培訓時距法定退休年齡1年以內的職工不再享受培訓補貼。
(三)技能脫貧培訓對象: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創業愿望的貧困戶家庭勞動力。
(四)定向或訂單式就業技能培訓對象:在肥經工商部門依法批準的企業準備招聘的人員。
三、分類實施
城鄉勞動者根據不同群體和不同需求分類實施就業技能培訓。
(一)直補個人就業技能培訓:直補個人的就業技能培訓由具備辦學資質的教育培訓機構組織實施。
(二)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由企業培訓中心或委托教育培訓機構組織實施。此項培訓屬民生工程。
(三)技能脫貧培訓:技工院校、職業院校、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行業協會、農民合作組織、農技推廣中心等各類機構均可組織實施。此項培訓屬民生工程。
(四)定向或訂單式就業技能培訓:由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和培訓機構與企業簽訂培訓就業合作協議后組織實施。
四、宣傳發動
鄉鎮、園區要加大就業技能培訓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媒體、公示欄、宣傳冊、橫幅、入戶明白紙、農村大喇叭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力爭讓每一個符合條件的人員都能了解相關政策。要按照“準確、清楚、動態”的要求,對符合就業技能培訓條件的勞動者登記建檔,全面了解他們的技能水平、就業愿望、培訓需求、崗位需求等情況。積極組織就業技能培訓對象參加培訓,提升城鄉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實現穩定就業和素質就業。積極組織動員殘疾人和困難家庭人員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實現就業致富的目標。對有培訓意愿的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要推薦參加相應的就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考核,提升職業技能,實現就業。積極服務企業,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
教育培訓機構要印發或制作直補個人的就業技能培訓宣傳材料、橫幅、標語等,通過進學校、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戶的“五進”方式進行宣傳招生,重點宣傳先繳費、后培訓、再直補個人的政策。要加大對殘疾人和困難家庭人員的宣傳力度,動員他們參加技能培訓,提升素質,實現就業,解除其家庭后顧之憂,改善生活質量。
各有關企業要重視新錄用人員的崗前技能培訓工作,通過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企業在政府補貼性培訓中要貫徹“民生為本”的導向,堅持民生工程優先、崗前培訓優先,統籌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在確保勞動者就業需求與企業培養合格工人的基礎上開展各類提升培訓,形成先崗前培訓、再提升培訓的工作機制,培訓技能等級由低到高有計劃地開展,促進企業技能人才的梯次配備,滿足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需求。根據企業實際錄用人員和技能水平情況,原則上,未進行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的企業,縣人社局不受理其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的開班申報。
符合直補個人的培訓對象可以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和工種(項目)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個人先繳費,培訓合格后再按規定申領補貼。各培訓機構要組織學員填寫《肥西縣就業技能培訓報名表》(附件4),發放《就業技能培訓政策告知單》(附件23),宣傳就業技能培訓的政策。直補個人的培訓,培訓機構原則上要按不低于省人社廳、省財政廳《關于公布2014年就業技能培訓工種目錄和補貼標準的通知》(皖人社秘〔2014〕94號)文件規定的補貼標準或物價部門批準的標準收取培訓費。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和技能脫貧培訓不收取培訓費。
五、培訓管理
(一)直補個人就業技能培訓
1. 培訓申報
教育培訓機構在培訓開班前向縣人社局申報開班計劃,按《就業技能培訓開班申報材料目錄》(附件1)上報開班申報材料。為確保培訓質量,做好服務和管理工作,每班原則上不超過60人,且要為每班配備班主任??h人社局接開班申請后,電話回訪參訓學員,了解學員繳費和對就業技能培訓政策的掌握情況,自受理開班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確定是否受理。開班計劃縣人社局審核同意后,方可開班,并及時將開班信息錄入安徽省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
直補個人的就業技能培訓原則上實行總量控制和序時進度管理,采取競爭和激勵機制,隨報隨審,及時開班。根據序時進度,對培訓質量高、任務完成快的培訓機構,適度增加任務數;對培訓質量差的培訓機構減少任務數。全年培訓完成時間根據進度決定,最遲要在10月底前完成。
2. 教學要求
教育培訓機構開展直補個人的就業技能培訓要按照皖人社秘〔2014〕94號文件規定的專業(工種)、培訓課時和培訓等級要求開展教學,操作技能訓練課時不少于總課時60%。
培訓過程中,培訓機構要對每個班安排就業技能培訓方面的政策宣傳課和1次相關培訓政策的書面測試,確保每位學員了解和掌握就業技能培訓的相關政策和要求。班主任要用《就業技能培訓學員簽到表》(附件11)做好學員培訓簽到工作,授課教師填寫好《培訓日志》(附件12)等,建立健全培訓資料。
3. 培訓考核
(1)組織考試。培訓結束后,培訓機構要組織學員進行結業考試。學員需要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的,可組織進行鑒定考核,按規定標準收取學員鑒定費。結業考試和技能鑒定考核可合并進行。對不參加技能鑒定考核的學員必須進行結業考試。結業考試試卷請專業人員擬定,也可使用技能鑒定考核試卷。結業考試須提前向縣人社局申報,并報送試卷樣本和《就業技能培訓結業考試準考證》(附件13)進行審核??h人社局審核同意后,在《就業技能培訓結業考試準考證》上加蓋印章供學員使用。結業考試要使用《就業技能培訓考試簽到表》(附件14)對學員進行簽到,縣人社局安排人員進行現場或視頻督考。職業技能鑒定考核按有關規定執行。
(2)核發證書。結業考試結束后,培訓機構要填寫好《〈安徽省職業培訓證書〉核發登記表》(見附件15),并攜帶《就業技能培訓考試簽到表》到縣人社局審核。審核同意后,培訓機構及時為學員辦理《安徽省職業培訓證書》,培訓證書編號由縣人社局統一管理。技能鑒定考核結束后,職業資格證書按有關規定辦理。
4. 培訓監督
縣人社局、縣財政局等部門專人管理就業技能培訓工作,并適時邀請紀委、監察部門對培訓過程進行監督,加強管理。通過現場查看、視頻檢查、電話暗訪等方式,對每期培訓班的培訓情況進行督查,重點了解培訓效果、培訓對象的滿意度等內容。
(1)培訓督查??h人社局、縣財政局對每個培訓班督查不少于3次,采取現場督查和視頻督查的方式進行。培訓班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各1次以上?,F場督查原則上采取暗訪方式進行;視頻督查每次提前30分鐘通知,培訓機構要使用高清攝像頭或高像素智能手機配合視頻督查,視頻時要選好場景和角度,便于督查時截圖保存。視頻督查主要內容有:培訓班橫幅、簽到表、授課教師、上課全景、學員聽課特寫、學員筆記本、抽查核對個別學員等。
(2)培訓照片。培訓過程中,培訓機構要用數碼相機拍攝培訓照片留存。培訓結束后,每班須報送開班全景照片、政策課、理論課、實操課、考試全景照片各2張以上。照片要清晰,不修改,照片名稱用文字和數字,如:“政策課1”等。
(3)合影照片。培訓結業考試前,培訓機構要拍攝學員合影照片上報。學員按10人左右為一組、1至2排拍攝合影照片,每位學員的頭部、面部之間互相不能有遮擋。照片用數碼相機拍攝,大小3M以上,清晰、分辨率高,并用Word表格或Excel表格對每張照片中學員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等進行說明。合影照片作為申報資金的重要依據。
5. 補貼辦法
直補個人的就業技能培訓實行補貼資金直補個人的辦法,以銀行打卡形式發放。學員培訓后取得培訓合格證書的,按所學工種(項目)補貼標準給予個人培訓補貼,每人每年可申領一次培訓補貼。具體補貼標準按照就業技能培訓的工種目錄和補貼標準執行。培訓后初次通過技能鑒定考核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能力證書)的,按每人150元(或每人100元)給予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由縣人社局委托銀行統一辦理銀行卡(折)。培訓結束后,縣人社局委托銀行將培訓補貼資金和鑒定補貼資金統一存入學員個人的銀行卡(折)中。
6. 公示
縣人社局通過網站及時將培訓機構、政府補助的就業技能培訓政策、培訓監督舉報電話、培訓補貼經辦機構和經辦窗口地址、聯系電話及培訓補貼申領程序、培訓工種目錄和補貼標準等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培訓結束后,培訓機構填寫《就業技能培訓人員信息匯總表》(附件21)電子版上報縣人社局??h人社局通過網站及時將就業技能培訓的培訓機構、學員名單、期別、培訓工種、培訓時間、培訓補貼資金和鑒定補貼資金等信息向社會公示,接受監督。公示期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或經復核無異議后,公示內容作為補貼資金發放的重要依據。
7. 資金申報
學員經教育培訓機構培訓并取得相應證書3個月內,由本人持身份證、《就業失業登記證》(或《就業創業證》)、《安徽省職業培訓合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等到縣人社局指定的培訓補貼經辦窗口(即各培訓機構)填寫《培訓與鑒定補貼申請表》(附件16),按規定程序申領補貼資金。
培訓結束后,培訓機構要及時按《就業技能培訓申報資金材料目錄》(附件2)整理好申報資金的資料,到縣人社局培訓補貼經辦機構申請資金補貼,同時對學員進行電話回訪,確保學員電話暢通,知曉就業技能培訓政策。
縣人社局、縣財政局對申報資金補貼材料審核和電話回訪學員合格后,按程序報批補貼資金。
8. 資金補貼
培訓過程中,培訓機構采集學員銀行卡(折)信息。補貼資金審批后,縣人社局、縣財政局通過銀行將補貼資金存入學員的銀行卡(折)。
9. 簽注證書
培訓補貼資金發放后,縣人社局要在培訓學員的《就業失業登記證》(或《就業創業證》)上簽注參加培訓、享受培訓補貼等相關信息。培訓機構在學員的《就業失業登記證》(或《就業創業證》)上簽注“2017年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已享受培訓補貼”字樣,縣人社局審核后加蓋公章。
10. 材料歸檔
每期培訓結束后,培訓機構要按《就業技能培訓留存材料目錄》(附件3)整理材料,裝訂歸檔,做好基礎臺賬。全年就業技能培訓結束后,填寫《就業技能培訓統計表》(附件22)對相關數據進行匯總。
(二)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
1. 培訓申報
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實行“任務公開、自主申報、先核先培、持續推進”的原則,培訓任務通過競爭的方式完成。培訓名額原則上實行總量控制。
企業培訓中心或受委托的培訓機構在培訓開班前向縣人社局申報開班計劃,按《就業技能培訓開班申報材料目錄》(附件1)上報開班申報材料。為確保培訓質量,每班培訓人數一般不超過60人,且要為每班配備班主任。縣人社局自受理開班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確定是否受理,開班計劃縣人社局審核同意后,方可開班,并及時將開班信息錄入安徽省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
市屬以上國有企業,分支機構跨區或全市大型骨干企業一次培訓新錄用人員200人以上的也可直接向市人社局申報。
2. 教學要求
(1)培訓內容。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是向新員工介紹企業概況、企業文化、組織結構、服務與市場狀況、相關制度和政策、工作流程、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等,根據企業要求塑造新員工行為方式。新員工通過培訓熟悉、適應、接受企業環境和文化,了解自身工作職責,掌握工作崗位的知識和技能。具體培訓內容可根據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自行確定,要符合國家職業標準和企業崗位規范,突出技能訓練,注重職業能力培養。
(2)培訓時間。培訓時間由企業根據情況自行安排,可連續進行,也可間斷進行,但一個班次的培訓一般應在一個月內完成。培訓課時不少于60課時,操作技能訓練課時不少于總課時60%。
(3)培訓方式。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可由企業培訓中心或者委托教育培訓機構組織實施。委托培訓的應當簽訂委托培訓協議。
培訓過程中,班主任要用《就業技能培訓學員簽到表》(附件11)做好學員培訓簽到工作,授課教師要填寫好《培訓日志》(附件12),建立健全培訓資料。
3. 培訓考核
培訓結束后,企業要組織學員進行結業考試,包括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試卷由企業培訓中心或教育培訓機構請專業人員擬定??荚囂崆?個工作日向縣人社局申報,并報送試卷樣本和《就業技能培訓結業考試準考證》(附件13)進行審核。縣人社局審核同意后,在《就業技能培訓結業考試準考證》上加蓋印章供學員使用。結業考試要使用《就業技能培訓考試簽到表》(附件14)對學員進行簽到,縣人社局安排人員進行現場或視頻督考。結業考試合格的學員,由縣人社局進行統一編號,編號辦法為:縣代碼+班級號+3位順序號,企業填寫《就業技能培訓合格人員花名冊》。
企業也可組織新錄用人員培訓中有《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學員進行初級職業技能鑒定考核,按規定標準收取學員個人的鑒定費。
組織技能鑒定考核的,結業考試可與其合并進行,不參加技能鑒定考核的學員必須進行結業考試。技能鑒定考核和職業資格證書辦理按有關規定進行。
4. 結果審核
結業考試結束后,企業或培訓機構帶下列材料到縣人社局審核結業考試結果,辦理培訓合格確認手續:
(1)《就業技能培訓合格人員花名冊》;
(2)合格學員考試試卷(查驗后返還,由企業保存);
(3)《就業技能培訓結業考試簽到表》。
5. 培訓監督
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監督工作由縣人社局、縣財政局等部門進行。培訓督查、培訓照片、合影照片等要求按直補個人就業技能培訓的要求執行。
6. 補貼辦法
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實行培訓補貼資金補助企業、鑒定補貼貼補助個人的辦法。
培訓補貼。按結業考試合格學員每人8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培訓補貼。
鑒定補貼。開展初級技能鑒定考核的,學員初次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能力證書)的,給予每人150元(或每人100元)的技能鑒定補貼資金。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由縣人社局統一辦理銀行卡(折),培訓結束后,縣人社局委托銀行將鑒定補貼資金統一存入學員個人的銀行卡(折)中。
7. 公示
培訓結束后,企業培訓中心或受委托的培訓機構填寫《就業技能培訓人員信息匯總表》(附件21)電子版上報縣人社局??h人社局通過網站及時將新錄用人員培訓的企業名稱、學員名單、期別、培訓工種、培訓時間、培訓補貼資金和鑒定補貼資金等信息向社會公示,接受監督。公示期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或經復核無異議后,公示內容作為補貼資金發放的重要依據。
8. 資金申報
培訓結束后,企業培訓中心或受委托的培訓機構要及時按《就業技能培訓申報資金材料目錄》(附件2)整理好申報資金補貼的資料,到縣人社局培訓補貼經辦機構申請資金補貼,同時對學員進行電話回訪,確保學員電話暢通,知曉民生工程就業技能培訓政策。
縣人社局、縣財政局對申報資金補貼材料審核和電話回訪學員合格后,按程序報批補貼資金。
9. 資金補貼
補貼資金審批后,縣人社局、縣財政局將培訓補貼資金撥至企業的銀行帳戶,鑒定補貼資金通過銀行統一存入學員的銀行卡(折)。
10. 材料歸檔
每期培訓結束后,企業或培訓機構要按《就業技能培訓留存材料目錄》(附件3)整理材料,裝訂歸檔,做好基礎臺賬。全年培訓結束后,填寫《就業技能培訓統計表》(附件22)對相關數據進行匯總。
(三)技能脫貧培訓
技能脫貧培訓的有關要求另文通知。
(四)定向或訂單式就業技能培訓
教育培訓機構、技工院校和職業院校與企業簽訂培訓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培訓結束后,按照與企業簽訂12個月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且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或《就業創業證》的參訓學員人數每人100元給予培訓機構一次性的培訓補貼。具體辦法按照縣人社局《關于做好2015年就業技能培訓定向、訂單式培訓工作的通知》(肥人社秘〔2015〕285號)的文件規定執行。
六、有關要求
1. 加強信息管理。使用“安徽省職業培訓管理信息系統”對參訓學員進行實名制登記,對開展培訓的培訓機構和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各培訓機構和企業培訓中心要確定專人負責就業技能培訓學員的信息采集、登記造冊和信息錄入,確保信息系統的信息錄入準確、及時。
2. 實行??顚S?。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培訓補助資金。對弄虛作假,騙取補貼資金等違規行為的,除追回補助資金外,將按有關規定嚴肅查處。構成犯罪的,移交有關部門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3. 違規處理
(1)未經縣人社部門同意,企業或教育培訓機構未按原培訓計劃組織培訓,擅自刪減培訓內容、縮短培訓課時的,或者申報培訓的相關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可視情取消本班次或當年內所有班次的培訓補貼。
(2)存在替考、或未考試給予培訓合格或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一經查實,取消企業或教育培訓機構當年所有班次的培訓補貼。
(3)企業或教育培訓機構偽造申報資料的,一經查實,取消當年內申報的各項培訓補貼。
(4)建立定期違規情況通報制度。市人社局要求各縣(市)區、開發區人社部門及時上報本轄區內違規企業或教育培訓機構的相關情況,情況屬實的,市人社局將在全市范圍內對違規單位進行通報。
(5)對存在上述(1)至(4)項的企業或教育培訓機構,可視情同時取消其5年內享受各項培訓補貼政策的資格。
4. 加強資金監督。各級人社部門、財政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補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監察、審計等部門也會對補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同時,有關部門將健全資金績效考評和追蹤問效制度,切實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附件:
1. 就業技能培訓開班申報材料目錄
2. 就業技能培訓申報資金材料目錄
3. 就業技能培訓留存材料目錄
4. 肥西縣就業技能培訓報名表
5. 直補個人就業技能培訓開班申報表
6. 企業新錄用人員培訓開班申報表
7. 就業技能培訓教學進度表
8. 課程表
9. 就業技能培訓人員花名冊
10. 培訓教師信息登記表
11. 就業技能培訓學員簽到表
12. 培訓日志
13. 就業技能培訓結業考試準考證
14. 就業技能培訓結業考試簽到表
15. 《安徽省職業培訓證書》核發登記表
16. 培訓與鑒定直補個人申報表
17. 就業技能培訓合格人員花名冊
18. 企業新錄用人員申請鑒定補貼人員花名冊
19. 企業新錄用人員培訓補貼資金申請表
20. 就業技能培訓個人資金補貼申報表
21. 就業技能培訓人員信息匯總表
22. 就業技能培訓統計表
23. 就業技能培訓政策告知單
肥西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肥西縣財政局
2017年5月22日
肥西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7年5月22日印發